崇義開始說/Charly's Talk
Kanal-Details
崇義開始說/Charly's Talk
從一開始,我就願意嘗試 從一開始,你就有了光芒 從一開始,世界就需要連結 崇義開始,說出有趣的故事。 世界無奇不有,總有些可以談談。 1. 許個願,我來講,mail to: "charles@lopwilldo.com" 2. 記得訂閱、給五星好評吧->這是我許的願 3. 歡迎到FB「李崇義/Charles Lee」粉絲專頁給我回饋 請我喝一杯咖啡,讓我持...
Neueste Episoden
109 Episoden
S9EP12 享受蛻變 ft. 郝旭烈
郝旭烈(郝哥)認為,面對善變的人生,我們可以先去覺察改變是一種規律,接受應變是一種選擇的必然,而享受蛻變是成長的當然。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那些金科...

S9EP11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 ft. 畢柳鶯
根據統計,台灣人平均壽命約80歲左右(男性略低、女性略高),低品質餘命的平均年數卻長達8年多。也就是說,當我大約70幾歲的時候,我很有可能在我臨終前的8-10...

S9EP10 大啖楊肉盧 ft. 楊月娥&盧妍蓁
我在一場餐會裡巧遇月娥姐,她很主動大方地與我交談,我絲毫看不出來她私底下也曾因為家人生病而脆弱的一面。
我很難想像她是如何走過家庭的爭執、走過心...

S9EP9 靜心的力量 ft. 賴佩霞
佩霞老師很早以前就從藝能界出道,所以她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尤其是她近年來舞台劇與電視劇都有大量精彩的演出,更是讓很多人留意到這位混血「戲骨」不但演...

S9EP8 不只是旅行 ft. 柚子甜
旅途不僅僅是風景,更是一面鏡子。柚子甜提到她在台灣南部民宿過夜時,還會小心翼翼地不要弄髒別人的毛巾、床單,深怕她給民宿主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但其實她內...

S9EP7 與人為善的幸福哲學 ft. 吳家德
舉手投足都是為了行善,即便對於吳家德老師來說這已經成為身體力行的習慣之一,但善舉不見得必然帶來善意的回應。
「沽名釣譽」、「惺惺作態」、「假熱情...

S9EP6 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 ft. 王文靜
從喜馬拉雅山作為一個引子,這本書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與王文靜老師對談的菩薩寺「光師父」,他的人生故事開啟了我們對生命的一種新看法。
作為一個美國黑人...

S9EP5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 ft. 丘美珍
丘美珍老師在這一集節目中暢談了許多教養上的案例,包含父母親主觀認知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應該有所回報,但孩子心裡卻又不一樣的看法,導致親子關係在這裡產生摩...

S9EP4 冒牌獨立 ft. 黃惠萱心理師
在這集節目中,黃惠萱心理師說的很好,當我們能夠出自心理獨立的自我發聲並不是為了要贏過對方或是改變別人,是希望我的聲音你能聽到而已。
這個發聲並不...

S9EP3 失控的焦慮世代 ft. 周小橘
從這一集的討論裡以及從《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何讓我們下一代不被網路綁架、讓他們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這需要國家政策、社會共識以及學校與家...

S9EP2 極限銷售 ft. 謝文憲
這一集節目我們除了談怎麼銷售之外,憲哥在節目裡也透露了很多生活上的小故事。我尤其喜歡憲哥非常敏銳的觀察與快速的反應能力。我也能夠聽得出來,他在侃侃而談...

S9EP1 網路新世代 ft. 黃允樂
在我唸書的年代網路才剛剛興起,誰會知道有一天竟然還有一種職業叫做YouTuber或是網路直播主呢?我們如果都用自己僅有的框架來為孩子想像著未來,那麼我們有可能...

S8EP12 混沌少年時
好的對話牽涉因素廣泛,更多的時候還涉及到我們自己從原生家庭裡培養來的生存姿態。《混沌少年時》第三集的對話內容可以拿來當作一個很好的示範,我們可以從幾個...

S8EP11 柔韌管理學 ft. 黃昭瑛Yuki
Yuki是個能夠在逆境當中找到力量與韌性的人。
身為長女的她19歲開始工作賺錢,為的是減輕父母的壓力。在她的觀點裡,家庭收支除了要儘量節流之外也要極力...

S8EP10 識人談判課 ft. 無糖律師
談判不外乎「給予」以及「需索」兩個主軸,不論你是重視關係者會多放在「給予」,或是你是重視目標的話就會需索多一些,所以我們可以針對這兩者極端之間去尋找雙...

S8EP9 交換禮物 ft. 林明謙
西醫治療的概念一般就是看見病灶就除掉病灶,而中醫的理念則是從人體的能量去著手進行調理。只不過,當今西醫作為治療主流的情況底下,我們會忽略了其他治療的可...

S8EP8 單程旅行社 ft. 小冬瓜
存在主義大師歐文亞龍曾經歸納出四個終極關懷是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他認為覺察死亡能夠讓我們活得更完整,而且非但不會增加焦慮,還會減少焦慮。
...

S8EP7 坐霸王車的男孩 ft. 王國春
某個晚上,一位男孩在大馬路上招了一輛計程車,在到達目的地後,男孩謊稱要去跟朋友拿錢支付車資,他利用了計程車司機的信任卻一去不返。
而今,男孩長大...

S8EP6 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這一集節目裡我跟明霞談了很多書本上以及書本之外的案例,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小故事讓大家明白我的這一本書想要傳遞的概念是什麼。
常言道,在一個層次遇到...

S8EP5 誰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ft. 朴世光
世光心理師新書《誰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裡談到,「想被看見」是人類內心深處的渴望,希望被接納、理解和重視。這不僅在工作和學習中體現,也反映在人際關係中,...

S8EP4 孩子自己生 ft. Cindy
「在不會游泳的時候被丟入河裡還要自己逆流而上,有些人抗拒不過是有可能會被沖走的。」Cindy這麼形容。
從小到大雖然經歷過不少的顛簸之路,但同時也養...

S8EP3 不要再說斷捨離 ft. 許人杰
許人杰老師是大學授課教師,他過去曾經是明霞在研究所的老師。因為人杰老師重感情、念舊的人文情懷,他與學生們總是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即便明霞離開學校這麼多年...

S8EP2 拍賣官的人生日常 ft. 游文玫
游文玫老師過去曾經在立法院服務過,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拍賣行業,直到中年才決定要去考取拍賣官的執照。我在她的新作《拍賣場的人生故事》裡讀到她中年去北京考...

S8EP1 職場上要交朋友嗎 ft. 謝明霞 & 謝佳芸
新一季的《崇義開始說》我邀請了在媒體業工作超過20餘年的謝明霞老師來擔任我的共同主持人,她曾經在我之前的podcast作為來賓,談論療癒自我之路。
我很...

S7EP12 四十爹 ft. 徐凱健
凱健老師是一位目前仍在科技業工作長達20餘年的工程師,他在不同的光學產業公司遊走,如今年奔50,心智上也愈發成熟。但在親子教養上,40歲之後才得子的他竟也不...

S7EP11 從星開始 ft. 白瑜
白瑜老師善於從星盤來解讀每個人為何會遇到事情時都有特定的反應,但她也特別強調我們需要有個信念: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所以也會有不同選擇的可能性。
...

S7EP10 永遠不夠好 ft. 蔡宜芳心理師
蔡宜芳心理師提到,很多人的心裡頭都知道父母親並不是不愛他,但爸媽的貶低、嘲諷、羞辱、高控制、高否定、高干預等等,導致孩子們越來越難辨識他們自己是不是真...

S7EP9 陪孩子好好說話 ft. 尚瑞君
如果要談到育兒、親子議題類叢書,經常逛網路書店的朋友們對於尚瑞君這個名字不會太陌生,她出版的一系列書籍中除了親子教養類外也包括了心理勵志類,有許多本書...

S7EP8 給台灣的情書 ft. 張瀞仁
Jill 張瀞仁先前《安靜是種超能力》一書大賣,在日本與美國都登上暢銷排行榜,也讓許多人見識到內向者並非是傳統上認知的弱者,相反的,他們擁有了極其敏銳的感...

S7EP7 微光盒子 ft. 蕭羣諭(阿Q)
在微光盒子服務沒多久,阿Q遇到一個個案,他的阿嬤失智,母親吸毒,所以社工希望這個孩子能夠被送到安置機構。阿Q因為陪伴這個孩子一年多,所以孩子哭喊著希望阿...

S7EP6 日常生活的榮格心理學 ft. 鄧惠文
「現代人最需要的是一種不受干擾的陪伴。」鄧醫師說。
當我們見到別人受到內在黑洞所困擾的時候,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希望把洞填平,或是很快地就...

S7EP5 玩出財富 ft. 艾琳 Erin Huang
很多人會說,當年YouTube沒有那麼多人進入,現在這麼擁擠了還能下去做YouTube嗎?對此Erin的看法是,從來無所謂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你要怎麼經營自己的頻道才是...

S7EP4 阿德勒的溫柔 ft. 李家雯心理師
每次見到海蒂我總覺得談話的時間太短,她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推廣者與知識寶庫,雖然海蒂常常謙虛地說自己比不上其他人,但我卻看到她自己一步一腳印地在按照自己步...

S7EP3 陪著ADHD的孩子一起成長 ft. 林希陶心理師
ADHD的孩子就診後一般會設定治療目標,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搭配藥物與行為治療同時進行,但孩子的症狀要改善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家長面對治療時心態...

S7EP2 存在就是禮物 ft. 李儀婷
「三三在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就呈現了拒學的狀態。」儀婷提到。她對女兒三三說,當你的英文跟不上進度了,你面對你的失敗你只有一個「逃避」的選擇嗎?做為一個...

S7EP1 發揮隱性潛能 ft. 林桂安
這一季我邀請了林桂安老師與我共同主持《崇義開始說》podcast,她自己認為從小就是個乖乖牌,父母親對她有著崇高的期望,希望她將來能夠按部就班地接掌家裡的事...

S6EP12 癒見真實的自己 ft. 謝明霞
我在節目裡提到,很多時候我認為已經達到95分的目標但有可能在明霞眼中可能80分都不到,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比較寬鬆、自在,有些人比較緊繃、緊張。以前的明霞會...

S6EP11 把日子過好 ft. 千里淳風
其實不管是八卦、六壬或是塔羅、星盤等等很多都是長久以來資訊的累積與歸納,這也是一種大數據分析之道,命理老師解釋的生命之道其實很多反映了我們在邏輯思維與...

S6EP10 情緒流動 ft. 胡展誥心理師
德蕾莎修女曾經說過: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冷漠。
面對孩子在躁動的時候,我們是溫柔積極回應他們,還是壓抑、迴避他們?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得不到大人的...

S6EP9 沒有門檻的幸福 ft. 楊士毅
這一集podcast我與憶甄跟來賓聊的暢快,士毅也是個直率並且語言帶著美感的人,我可以感受到為什麼他的作品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青睞,也是許多網紅打卡景點,那是因...